- 发布人:qzjy
- 时间:2011-12-23
- 点击:9094
- 来源:[db:来源]
手足口病科普宣传资料——行动措施
???? 主讲人:郑联????????? 时间:2009年3月4日
一、手足口病行动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防控工作机制
1、目的。完善学校领导、部门配合、各级参与的工作机制。
2、内容。学校建立由分管副校长负责协调的丰泽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机制,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需要设立各工作组和专家委员会,具体负责辖区内的防控工作。
3、指标。学校及时下发成立手足口病领导小组和相应的工作组、专家委员会等相关文件;适时召开手足口病防治工作会议,部署防治工作;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定期组织专家进行疫情研判,提出防治对策;储备防控物资、药械和救治设备,建立医疗资源紧急统一调配制度,指定后备救治医院。各级防控工作机制应在流行前期(2月底前)成立。
(二)完善疫情监测和预警系统
1、目的。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预测,科学研判疫情发展趋势,指导当地适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开展相关防控。
2、内容。学校医疗机构对符合病例定义的手足口病病例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学校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时,应以最快的方式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各级疾控机构做好疫情报告的审核、管理,加强疫情监测、普通病例和重症病例的采样监测工作,科学研判辖区的疫情形势,建立预警及应急响应机制,根据学校疫情情况和预警分级,适时启动应急响应,及时做好疫情预警通报和处置工作。
学校坚持晨午检制度、缺勤缺课登记制度,落实消毒措施;医疗机构要建立和完善婴幼儿家长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宣教制度、晨检制度、手足口病转诊治疗登记制度;开展主动监测和病例搜索,对就诊的发热、伴或不伴皮疹的患儿,要指导家长立即带患儿去定点医院就诊,防止延误救治时机。
3、指标。学校医疗机构手足口病病例网络直报及时率和准确率要达到100%;聚集性病例报告和调查处置率达95%以上;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个案调查和信息上报达100%;标本采集和送检数量达到卫生部要求指标。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学校疾控机构主动监测和技术指导覆盖率要达到100%;托幼机构和学校晨午检、缺勤缺课、消毒措施实施等登记或记录完整。
在流行高峰期,学校卫生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疫情研判应做到日统计、周研判、月评估,及时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和防控建议。
(三)规范医疗诊断与治疗标准体系
1、目的。完善分级诊疗、功能明确的医疗救治体系,落实重症病例集中收治、关口前移的工作措施,做到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早筛查、早发现,规范转诊,规范救治,有效阻断手足口病患儿由普通病例向危重病例的转化,提高重症病例抢救成功率,减少患儿死亡。
2、内容。医疗机构切实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做好病例的诊断、报告和规范治疗;做好晨检、宣教和转诊登记;要联系定点医院集中优势资源救治重症病例,ICU配置要达到标准要求;做好普通病例和重症病例标本的采集,并及时通知疾控机构取样,配合疾控机构开展聚集性病例、重症或死亡重症病例调查处置;加强医务科感染控制措施落实,防止发生医源性感染;加强网络直报、订正、核实;开展医护人员的手足口病诊治和防控专业知识的全员培训,确保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生。
学校要科学安排调整医疗资源,合理布点,方便学生就近就医,减少传播风险。
建立重症病例早期筛查制度,在手足口病流行期,要将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集中到市、区市级定点医院进行医疗救治;医务科要重点做好早期筛查和轻症患儿的诊疗工作。医务人员要熟练掌握手足口病重症诊断标准,增强责任心,加强夜班值班力量,严密观察,做到重症病例的早期发现,坚决杜绝死亡患儿无重症疫情上报的现象。
3、指标。学校医务科对病例信息日报告制度执行率100%;手足口病疫情报告漏报率为0;疫情报告和订正及时率100%;医务科感染控制措施有制度、有检查、有记录。医务人员对手足口病的诊疗标准掌握程度100%。
(四)建立和完善疫情防控体系
1、目的。在学校领导下,医务部门建立以疾控、医疗为管理主体和防治技术支撑的,以附近医院为依托的,横到边、竖到底的疫情控制网络体系,规范开展手足口病疫情调查处置等相关工作。
2、内容。医务科组织实施手足口病疫情防控工作,及时制定并调整防控策略,医疗机构承担落实部门手足口病防控职责;指导学校重点部位、重点人群全面落实部门防控措施;疾控中心要建立和完善手足口病样品采集、送样和检测机制;加强手足口病流行因素、病原型别变化、聚集性疫情等专项调查工作,分析流行特性特征;调查研究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发生因素和分布特征,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生。
3、指标。医务科及时下发(转发)手足口病防控相关文件和技术方案,根据疫情发展态势调整防控策略;并建立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督导检查制度,做到督导检查有通知、有记录;疾控中心要及时开展实验室检测,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对重症病例、死亡病例和聚集性病例或暴发疫情及时进行流调和采样,及时检测病原,准确掌握病原流行情况;医疗机构建立预检分诊、会诊、转诊、感染消毒、流调与采样、病例会诊及重症病例救治等防控工作制度。
(五)落实群防群控机制
1、目的。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由医务科协调,各有关部门积极参加,广泛发动群众,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全面落实各项防控工作措施。
2、内容。各级要牢固树立“大卫生”观念,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造福群众,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坚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造福群众的宗旨,以“清洁学校,?;そ】怠蔽魈舛匝;肪澄郎屑星謇?SPAN lang="EN-US">,进一步改善学?;肪澄郎婷?。重点做好中小学生的防控知识宣传教育,防控重点环节要成立手足口病防控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人、监督员、检查员,在医务机构的指导下,按照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要求,具体做好校内的手足口病宣传、消毒和病人的管理等防治工作。
3、指标。学校要建立由手足口病防控相关的群防群控工作机制。流行前期,动员开展爱校卫生运动和环境整治活动;流行期,开展爱校卫生运动和环境整治督导检查;中小学晨检制度健全,晨检率要在90%以上。实行校干部包级责任制,依托学校学校医务人员逐级落实责任。
(六)开展中医中药预防治疗工作
1、目的。充分发挥中医药预防传染病的特色和优势,推广中医药防病保健知识,通过中医药“治未病”,做到“花小钱、防大病”。
2、内容。根据温病学基本知识和中医药对春季传染病流行特点、发病变化规律、临床症状和预后的认识,参考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临床技术指南(2009年版)》,结合我市气候特点、地理环境、居民生活饮食习惯、手足口病疫情特点、临床表现、病毒特性、药剂口味等,科学制定中医药预防、治疗手足口病处方,开展手足口病中医中药预防治疗工作。加强中医药防治知识的宣传、中药饮片的采购、中药汤剂煎煮、配送等各项工作。
3、指标。制定符合我校实际的中医药方案,积极推动医药预防应用工作,全校医药防治手足口病知识知晓率普遍提高。
(七)开展多层面培训及技术指导
1、目的。提高学校卫生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重点环节的防控能力。
2、内容。学校医务部门要认真组织开展各班级成立卫生机构相关人员开展预防控制、医疗救治等防控技术的培训,对重点地区、一线岗位的人员要进行多次强化培训,提高早期发现报告、调查控制能力和水平。
3、指标。学校师资培训分预防控制、医疗救治等重点环节培训班;3月中旬之前完成学校各班级的培训。
(八)大力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1、目的。增强师生自我保健和防病意识,发病后第一时间到定点医院进行及时诊治,以防延误病情,耽误治疗。
2、内容。健康教育是手足口病防控的基础,学校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各种媒体,加大手足口病的防治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师生明白手足口病可知、可防、可治、可控,引导广大师生提高防病意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指标。制定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宣传实施方案,建立媒体沟通机制,有效引导舆论,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提高防控知晓率,有效提高师生自我防护意识和保健能力。医务部门将流行前期进行以明白纸、报刊、网络等形式进行宣传,做到防治知识知晓率达100%;学校手足口病宣传画张贴到位;以班级为单位,患者从发病到就诊的时间间隔显著缩短。
(九)建立落实防控工作监管模式
1、目的。指导班级规范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送检、疫情报告和管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做好我校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
2、内容。建立属地管理、逐级督导的监管模式。学校要对联防联控工作机制、落实部门职责和经费保障等进行全面督导检查;尤其对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开展对医疗机构疫情报告、重症病例筛查救治、标本采集、医院感染控制等方面的督导检查;对疾控机构流行病学调查、标本检测、疫情研判、防控措施等工作规范开展。
3、指标。联防联控机制健全,部门职责明确;督导检查有方案、有计划、有通报。定期与相关部门开展联合督导,定期组织疾控、监督、医疗等开展系统内综合督导,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十)建立有效的对口支援体制和技术支撑体系
1、目的。坚持上下联动、逐级对口支援的原则,做好重点对象手足口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的支援和技术支持,规范落实防控措施和开展实验室检测工作。
2、内容。医务科要加强市疾控中心联系,确实加强我校手足口病的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处置、实验室检测等的技术指导。
成立校手足口病医务工作组,对全校各班级小医务员工作进行指导、会诊和人员培训,重点指导学校做好重症患儿的抢救工作;适时确定定点医院支援的工作方案,按照卫生部、卫生厅的要求做好与手足口病对口联系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联防联控。学校要加强对手足口病防控的领导,明确部门职责和分工,加大投入,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财政部门要保证手足口病防治经费,落实检测设备经费、现场调查工作运转经费、消毒药械经费和宣传经费等;宣传部门要科学宣传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疏导、缓解群众紧张心理,普及手足口病可防、可控、可治的大众知识;医务部门要负责做好小学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保卫部门要做好校门出入人员的管控等。确实按照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要求开展防控工作。
(二)明确任务,狠抓落实。医务人员负责组织、协调开展全校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制定下发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督导防控措施落实。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按照手足口病防控的有关技术规范,认真履行法定工作职责,重点做好手足口病的疫情管理、监测、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检测、技术培训和指导、提出防控建议等工作,开展手足口病专项调查。
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工作任务,做好院内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防控工作,要重点做好全员培训、落实预检分诊、感染消毒、病例会诊及重症病例救治及相关信息报告等工作。
(三)正确引导舆论,加强风险沟通。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开展通俗易懂的宣传教育活动,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建立舆情跟踪分析机制,加强与宣传部门的沟通、与媒体的合作,形成与主流新闻媒体的定期联络机制,把握新闻宣传主动权。
(四)加大防控经费投入。各地卫生部门要尽早行动,对手足口病防控经费作出科学测算,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积极协调财政等部门,争取将手足口病防控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财力保障。
(五)加强督导检查,确保措施落实。要切实加大督导检查工作力度,制定督导检查工作方案,定期对学校防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重点加强对小学的检查,对防范比较好的单位给予通报表扬,对工作差的单位通报批评,限期整改,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