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品茶app_700元三小时不限次数品茶_初中生一小时50元

初中聋生应用题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 发布人:qzjy
  • 时间:2008-11-12
  • 点击:9390
  • 来源:[db:来源]

?????????????????????????????????????????????????????????????? 作者:林晓珊(老师)

??????????????????????????????????????

初中数学大纲中指出:要学生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适应社会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的基本需要。可以说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内容和重要途径。所以应用题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对于聋生来说,应用题教学具有更重要的意义。聋生由于听觉和听觉引起的语言方面的障碍,使之在思维、推理、联系和想象等方面都相对落后于正常孩子。而应用题是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的最佳方式,所以应用题教学对于中学聋生来说,是其思维训练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丰富聋生生活的一个重要措施。因而应用题的教学对于聋生来说是意义非凡的。

只有进行有效的应用题教学,应用题对聋生的重要意义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如何进行有效的应用题教学这是一个困扰着数学教师的问题,对于聋校的数学老师来说,这个问题更为头痛。本人担任初中聋校数学老师几年来,一直为应用题教学这个难题苦恼着,在实际教学中通过观察、总结,发现初中聋校应用题教学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聋生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聋生难以理解题意

对于聋生来说,题意的不理解或错误理解是阻碍应用题解答的最大问题。聋生由于语言理解能力的障碍。他们对于一个句子的理解往往要花上正常学生几倍的时间。而数学应用题语言较为精髓地概括,这就加大了聋生理解的难度。所以在实际应用题教学中,我往往花了很多时间给学生介绍题意。

2、聋生思维能力较弱,知识迁移能力差

抽象思维发展相对迟缓、逻辑推理能力相对薄弱是聋生思维发展的一个特征。这一特征极大地制约着聋生的数学学习,更严重影响了应用题教学的教学效果。我们知道数学应用题里都含有一定的数量关系,而数量关系都是带有一定抽象性,抽象的程度越高,应用题的适用范围也就越广;而越抽象的数量关系也是越难理解的。在教学中发现聋生对一些数理概念无法形成抽象思维,对一些数量关系难以分析、归纳。很多类型题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题、难题。即使教师帮助分析、归纳过的,他们也不会解答。

3、学生缺乏兴趣、畏难情绪严重

应用题为中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是检验聋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和其他学科遇到的问题的最好体现。由于聋生自身的生理缺陷,语言理解能力的不足,使他们觉得应用题相对数与代数式的计算复杂多,久而久之,他们对应用题就产生畏难情绪,也就谈不上兴趣了。

4、缺乏生活经验

聋生由于听力缺陷与语言障碍,他们成长过程中,大多数事情都是由他人代劳,在实际生活中缺乏生活经验。这也是他们无法很好解决应用题的重要原因。例如:一台电视5000元,现做活动打9折,问这台电视现在多少钱?很多聋生看到了就一直摇头说不懂,一问为什么,才发现学生对“9折”这个词很陌生,有的甚至没见过这样的词。由此可见,聋生生活经验严重的缺乏。

除上述聋生存在的问题对应用题教学有不利影响外,教材的选择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的好坏也是影响聋生学习应用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对策

我校从1998开始就使用人教版的普校教材,教材难度相对于原来的聋校教材来讲要更大些,这也加重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不过经过几年来的努力适应与教学钻研,师生能较好地适应把握好教材。针对上述对初中聋生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人认为对初中聋生的应用题教学可以做如下的尝试:

1、加强应用题教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激发学生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强化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掌握知识。现实的生活材料,能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产生亲切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丰富的数学问题,这有利于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对生活现象提出数学问题,成为有数学头脑的人。因此,在应用题选择中,应尽可能地结合现实生活。

如人教版七年级(上)一元一次方程的题目: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用了2小时;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行驶,用了2.5小时,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千米/小时,求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有很多学生都没有坐过船,对顺水行船、逆水行船、水流的速度,学生难以弄清。为了让学生明白,我举骑摩托车为例(因为大多数学生坐过摩托车),学生有亲身体验,顺风骑车觉得很轻松,逆风骑车觉得很困难,这是风速的影响。并同时讲清,行船与骑车是一回事,所产生影响的不同因素一个是水流速,一个是风速。这样讲,学生就好理解。同时讲清:顺水行船的速度,等于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加上水流的速度;逆水行船的速度,等于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减去水流的速度。

选择这个例子,聋生能积极地参与教学,课堂教学效果也有了很大的改善。通过教学发现,选择聋生有生活经验的事例进行教学,有利于激发聋生学习的积极性,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2、加强语言能力训练,提高聋生的理解能力,助其理解题意。

题意的不理解是聋生进行应用题解答的最大障碍。给出一个题目,聋生往往弄不明白题目要求,以至于无从下手。而造成聋生难以理解题意的主要原因在于聋生语言能力相对不足,要对其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对聋生的语言能力的训练不仅仅是语文老师的事,数学老师也需要对聋生进行语言能力的训练。在应用题解答前应让聋生正确、流利、完整地读题。读题,根据不同的时间、环境可朗读,亦可默读。但一定要流利地、有感情地读出来,一遍不行,可读两遍、三遍。然后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题目,找关键词,关键句,数量关系,找出题目中不懂的词语。如两个连续整数的积是210,求这两个整数。要让聋生知道什么是连续,什么是整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应用题解答。

3、直观、形象地呈现知识,训练聋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聋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差,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将知识以较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同时也应加强聋生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我校聋部都装有多媒体,教师可以用课件、Flash等辅助教学。对于应用题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图解分析。图解分析是一种具有很强直观性和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应用题中,如工程问题,速度问题,调配问题等都可以画图分析,通过图解帮助聋生更好的理解题意,进而解答。

4、对相关应用题题型进行归类

归纳、推理是应用题解答的基本思路。对于应用题的教学,我们应多辅导聋生进行归纳训练,要求对所学过的题型进行归类,找出相似的题型、相似的方法,再进行解答。如人教版九年级(上)一元二次方程中,排球邀请赛、聚会握手、足球联赛、送礼物这几个题目分析的思路都是相同的,将这几题归纳为一类,只要学生会做其中一题,剩下的就能很容易的解答了。这样能帮助聋生更好地掌握各类应用题。

5、丰富聋生的业余生活,提高生活经验

对于家庭条件允许的聋生,可以让他们多参与到社会中来,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的社会生存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知识。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缺乏生活经验,对一些常见的生活知识中的题目感到棘手。让聋生感到所学知识是有用的,是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学习,乐于实践的愿望。

当然,有很多普校教师、专家对应用题的教学方法都有做过专门的研究,提出了相当多的方法,我觉得还是有很多好的方法值得借鉴。在教学中,我们要遵循聋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和认知特点,结合聋生基础能力的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地开展教学活动,定能培养起聋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有效地提高聋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