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人:qzjy
- 时间:2013-09-29
- 点击:2770
- 来源:[db:来源]
活动时间: 2013-9-27
活动地点:道德教室
活动环节及内容:
唱一首歌曲:学生跟唱《每当我经过老师窗前》
看一段视频:学生观看《卧冰求鲤》的故事
诵一段经典:生齐读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讲解《游子吟》的含义短短三十字,采用白描 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
听一场讲座:《于丹论语感悟—孝敬之道》
谈一点感受:学生自由发言,谈讲座观后感
写一个承诺:学生在道德承诺书上写下自己思考的痕迹。
送一份吉祥:学生代表接受赠书《弟子规》、《二十四孝》
附件一:道德讲堂主持词
泉州市盲聋哑学校初一盲班“道德讲堂”??
???????? ----爱在九月,孝亲尊师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来到泉州市盲聋哑学校初一年盲班道德讲堂!下面有请我们的主持人蔡雯雯同学。
主持人:德国哲学家康德世上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对它们加以深入地思考,就越是对它们充满无限的敬畏,那就是我们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中国,这个有灿烂发展历史的文明古国,一直就是一个崇德尚美的优秀民族。道,源于教育;道,重在传承。作为一所综合学校,我们涵盖了从学前到高中的教学,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文明不容推卸的责任。为此,学校特别设立了“道德讲堂”,通过讲诉所闻所感,不断提升我们的道德素养,营造出“积小德为大德,积小善为大善”的良好风气, 这也是我们开设道德讲堂的宗旨。
按照“唱一首歌曲, 看一段视频、诵一段经典、听一场讲座、谈一点感受、写一个承诺、送一份吉祥。”的流程,让我们进入今天道德讲堂的第一个环节--唱一首歌。
(播放音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大家齐唱)
主持人:每当唱起这首歌,我总是会想到我的老师。想起他们亲切的面容,想起他们和蔼的话语,想起他们深切的教义,想起他们深夜工作的身影。也许命运的捉弄,也许上天的考验,我们的眼前被拉上了帘,无法看清这美丽的世界。是我们的老师,是我们的家人,带我们穿越拥挤的人潮,带我们领略四季的变换,带我们阅读浩瀚的书海,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看到了人生。
有道是“经师易遇,人师难求”。“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孝亲尊师”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程门立雪”的坚韧,“二十四孝”之事的感动,还有那李密写《陈情表》时所留下的泪水,会同张良在月下的身影。这一切,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之中,古往今来,关于孝亲尊师有太多的谚语和故事。任时光流逝,世事变迁,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仍坚定地将“孝亲尊师”的传统传承。下面请观看一段视频(卧冰求鲤)
主持人:经典需要反复品读,经典需要用心感悟,经典需要世代传承。今天我们要诵读的经典是孟郊的《游子吟》。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短短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
主持人:母亲是伟大的,母爱是无私的,我们的老师也正如我们的母亲一样,关心我们,爱护我们,不仅教授我们知识,还引导我们成长。我们感恩他们的同时,也应该学会如何孝敬他们。下面请大家观看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关于孝敬的讲座《于丹论语感悟—孝敬之道》
主持人:在读了经典、看了短片、听了讲座之后,相信大家一定有许多感想、感悟,下面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主持人:刚刚大家都说的很好。一个人,无论地位有多高,成就有多大,都不能忘记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老师、亲人所花费的心血。羔跪乳,鸦反哺,我们也应该饮水思源,孝亲尊师。下面请大家在手中的道德承诺书上留下自己思考的痕迹。
主持人:今天莅临我们班级的领导有分管德育的郭梅芳副校长和德育处的徐水机主任。他们将为我班同学送上一份吉祥。下面请代表到台前领取赠书,谢谢!
领导赠书。
师:德,乃强国之魂;德,是立身之本!也许有人认为,道德这个概念这么大,这么宽泛,这么厚重,让我来传承道德,践行道德,弘扬道德,我是不是有点担当不起。其实,道德可以很大,胸怀天下博爱万物;也可以很小,身边事身边人,一句温暖的话,一个善意的眼神,一点小小的帮助。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与道德结伴同行!
泉州市盲聋哑学校道德讲堂到此结束,再次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