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人:qzjy
- 时间:2011-12-08
- 点击:6380
- 来源:[db:来源]
泉州市盲聋哑学校
2011年是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我校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学校发展全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深刻领会国家、省、市《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及《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结合我?!笆濉狈⒄构婊募炊勘旰透=ㄊ√厥饨逃曜蓟ㄉ枰?,不断加强学校的内涵建设,深化管理机制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后勤保障体系,加强综合治理能力,创建平安校园,着力解决我校在发展过程中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突破学校发展瓶劲,为办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和打造海西残障自强者摇篮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现将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是我校教育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学校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通过省德育先进校、省文明学校评估以及创建省特殊教育标准化学校等各项工作的开展,以评促建,以评促发展,扎实推进学校事业稳步发展,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师队伍水平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踏上新的台阶。2011年4月,我校顺利通过福建省德育管理先进校的检查评估,2011年6月学校又在全省率先通过了福建省特殊教育标准化学校的验收,受到我省各兄弟学校的高度好评。2011年6月荣获“诚信教育进校园先进单位”称号,2011年7月被中共泉州市教育局机关党委授予“先进党支部”荣誉,2011年11月被泉州市委教育工委确定为“泉州市学校党建工作联系点”。
(一)学?;〗ㄉ璧玫郊忧浚T懊婷不廊家恍?SPAN lang="EN-US">
为迎接福建省特殊教育标准化建设检查验收,按照《泉州市盲聋哑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目标和任务,学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今年2月面积4000平方米综合教育大楼顺利落成并投入使用;5月完成200米标准跑道翻修工作;6月建筑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学生宿舍楼也开始主体工程的建设。8月学校图书馆改造并搬迁完成,营造了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读书环境,同时,学生食堂改造工程完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温馨舒适的用餐环境。11月盲部教学楼改造工程、校史室装饰工程和钢结构雨篷及玻璃幕墙建筑工程均已完成招标并开工建设,学?;∩枋┤照橥晟?,校园面貌焕燃一新。
(二)设施设备得到添置,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为迎接和深化学校标准化建设,学校加大教学设施设备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多举措筹集资金,加强学校图书馆、学生食堂、理化生实验室、医教结合实验室、体育室等教学设备和仪器的配套,同时充分利用暑假加强对教室及学生宿舍的整改和配套。特别是学校抓住福建省特殊教育提升工程建设之机,有效地提高了设施设备的管理和运用的水平,尤其是康复训练各功能室的建设,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为盲聋学生康复提供了初具雏形的基本条件。
(三)师资队伍结构得到改善,教师素质进一步加强
我校把培养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作为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开展教师教育培训活动,促进教师的思想、业务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监督考核,全力打造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通过培养高尚师德,树立优良师风;实施读书工程,提高育人能力;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构建人力资源强校;开展岗位练兵,提高业务素养;启动名师工程,打造名师团队等方式加强人力资源强校的建设,2011年6月我校陈燕萍、陈秋蓉、陆璐、钟金卿四位老师在参加全国特殊教育信息技术综合运用能力大赛中分别荣获二、三等奖及1个单项奖的好成绩,在2011年10月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优质课评选中我校有2位老师的现场教学分别获得一、二等奖。一年来,学校总共开展周公开教学观摩课80多节,外派各种培训参观考察共143余人次,有10多篇论文在《现代特殊教育》、《中国特殊教育》、《福建教育》等CN、省级刊物上发表。同时,学校已培养了市学科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12名、市教坛新秀6名,今年又培养了1名泉州市名班主任,2名市名师培养对象,3名省级特殊教育骨干教师,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学科配套的师资队伍正在形成。
(四)教学教研得到发展,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学校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下,强化向管理要质量的意识,实施精细化管理,确保教学教研质量的提高。工作重点是坚持规范教师的备、教、改、辅、考等日常教学工作,注重教学过程的监控,随时抽查,定期考核,督促广大教师认真高质量的完成教学常规工作。在做好个别化教育的落实和内化的同时,积极加强校本研究和课题研究的管理,不断深化课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取得积极成效。
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依照课程标准,开足开齐课程,坚持专课专用。加强备课管理,教案力求创新,突出个性,做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把握重点、注重难点的突破,课后要撰写反思或随笔??翁媒萄Ч芾硎翘岣呓萄е柿康墓丶?,教科室、教务处、职教处加强了听课督查力度,经常深入课堂听课,采取“推门听课”、“随堂听课”、“调研课”、“考核课”的形式,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分析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及时反馈,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同时,要求教师要提高作业质量意识,布置作业要适度、适量,少一些机械性的训练和重复操练,多一些兴趣激发,能力培养和情感体验,注意笔练、口练等书面和实践相结合。教师批改作业要规范、细致,注重学生书写质量,要加强对学生更正的督促力度,要注重通过作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倡导使用激励性评语,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2011年高考我校又获得丰收,8位同学参加考试有6位同学分别被长春大学、北京联大、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录取,为我校争得了荣誉。
2、课题研究稳步推进。学校把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新课程理念等研究作为教学研究的核心,扎根于教学实践,将教学和养成教育中最困难、最根本的问题作为我校课题研究的落脚点,逐步解决特殊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做好个别化教育深入内化的同时,积极做好课题研究管理工作,现有校级课题5个,省级课题2个,国家级课题1个,在研究过程中特别注意原始资料的积累,注重过程的监控和管理,稳步推进各级课题研究的开展,及时总结,汇报成果。今年我校开展的《聋校初中阶段语文学科范文系统的优化重组及有效教学的研究》及《盲校德育现状及对策研究》先后被确认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3、搭建无障碍阅读环境,打造“书香校园”。我国盲文书目开发的滞后严重制约了盲生的发展,现有的教材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盲生又难以通过明文书籍获得知识,考虑到我校学生的特殊性,学校决定组织盲部低视力中学生将明文名著翻译成盲文版本,很快打印盲文名著的活动在盲部中学部开展起来了,学生们的反应也非?;?。学校发放盲文打字机、盲文纸以及要打印书籍的音频资料,让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完成这项工作。慢慢地,学生自己翻译打印的盲文版名著就多了起来,有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冰心的《繁星·春水》、老舍的《骆驼祥子》、《中外现代散文名著》等30多册。打好的盲文版名著收藏在学校的图书馆里,供所有的盲生借阅。盲人翻译打印经典名著的活动得到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这种创设无障碍阅读环境的精神受到了高度的评价。
(五)素质教育得到深化,各领域屡创佳绩
积极发挥学校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所具有的功能,从教学质量标准和教学质量管理的措施与方法,从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评价机制等各个方面,调控教学质量,持续稳定提升教学质量水平,保证了学校素质教育工作取得丰硕成果。文体艺术教育颇具特色,盲部的吉它乐队受泉州市电视台的专访,林荣平同学荣获全国坚笛演奏比赛一等奖,丁晨同学在市中小学生钢琴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学校形成“盲弹聋舞,盲唱聋伴”浓厚的文娱氛围,今年学校被授予“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在文学素养方面,林锦华同学荣获福建省中小学生感恩老师演讲总决赛一等奖,在2011年泉州市教育局举办的“历史的选择”读书活动中,我校的郑琪俊同学荣获二等奖,翁志刚获得“中国少年作家杯”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黄树鑫、翁志刚、陈志洪等三位盲生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超越自我,实现梦想”全国视力残疾人优秀文学作品选拔大赛中分别荣获学生组一、二、三等奖,同时翁志刚同学还获冰心文学创作一等奖。2011年11月在石狮举行的全市中学生“文明礼仪伴我行”情景剧比赛中我校刘永波等同学荣获第一名,苏俊杰同学在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劳动与生活技能大赛中勇摘取桂冠,捷报频传展示了我校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
(六)医教结合科学实验,努力探索特教领域新的发展点
在留美博士胡建民医生的热心倡导和帮助下,我校创建了“力达低视力康复工作室”,致力于低力康复研究。今年6月在胡博士的热心帮助下,又筹措了十多万元善款,进一步充实了低视力康复仪器设备。同时,学校与福建医大附属二院眼科密切合作,在有关低视力康复专家的精心指导下,积极开展低视力学生的筛查、诊断和康复指导,并为每个低视力学生配置便携式电子助视器,建立了国内首份低视力电子档案库。我校低视力康复工作为低视力学生创造了无障碍的学习环境,极大地提高了低视力学生的学习效率,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好评。11月11日,福建省残联辅具中心蔡漳民主任莅我校关心低视力康复工作,蔡主任认为我校低视力康复工作是全省低视力康复工作的先行者,省残联将以我校为试点,将低视力康复工作辐射到全省各地市,进一步推动我省低视力康复工作迈向一个新的起点。11月13日,国际眼视光学会主席、香港理工大学胡志城教授专程到我??疾斓褪恿蹈垂ぷ骺骨榭?,胡志城教授对我校在青少年低视力康复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同时,10月17日,中国盲协夏龙强副主席来泉视察,充分肯定了我校的双语教学实验,并计划向美国总领事申请一位外教,加强我校盲生的英语口语教学,相关手续进在办理中。
(七)校园文化建设长抓不懈,人文校园和谐平安
学校重视并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构建和谐平安的人文校园,取得显著成效。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我校在实践“精细化、科学化、高效率”管理的过程中,管理层面的构建和管理制度建立的取向,更多地体现在人性化;管理目标的确定、管理决策的实施均包含着对师生的尊重,给广大教职工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始终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办教育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师生的需要和发展为出发点,关心、爱护、尊重他们,承认广大师生作为人的价值,尊重他们的个人利益,给予广大师生员工充分的人本关怀,使广大师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高。
学校始终把安全工作摆在各项工作首要位置,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创建“平安校园”领导小组,制定了《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校内外安全监控网络,完善安全防范体系。首先,学校与城东派出所、城东治安巡逻中队,城东联防队携手共建安全防范体系。其次,大力开展学生交通、防控流感、消防、游泳、用电、食品等卫生和安全教育,举办“消防演练”、“安全转移”、“紧急疏散”等演练活动,提高残障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再次,聘请专业保安3人,配齐配足安全防范警械用具,确保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2011年10月学校为加强安全监控力度,又在原来24个校园视频监控终端基础上增加了10个终端和一套防盗报警系统,从人防、物防、技防三个方面加强学校安全管理,构建和谐校园。11月17日下午,我校与丰泽区公安分局城东派出所携手开展“警?;ザ残鹌桨病蔽魈獾姆ㄖ平逃不疃?。公安干警针对我校残疾学生自控能力较弱、法制观念较淡薄的现象,用生动的案例、深刻的教训,教育学生要知法、守法,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此次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师生的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为打造“文明、和谐”的平安校园增添色彩。2011年以来,学校未发生违法违纪现象及任何安全事故。
(八)特教资源得到共享,辐射功能进一步加强
长期以来,我校以特教研究会及片区教研为平台,积极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今年4月,省特教视障片区教研在我市成功举办,与会代表通过听取专家讲座、教师论坛及课堂教学观摩等形式,深入学习和探讨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及医教结合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和专业理论水平。此外,湖南郴州、浙江、温州以及我市福州、厦门、漳州、莆田、三明等地特教工作者先后到我校参观学习,交流办学经验,实现资源共享,共同进一步推动了我省特教水平的全面提升。
2011年我校在各方面工作中取得了成绩,但也存在不足,教学设备、特别是康复设备有待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医教结合教育模式有待更深层次的研究与探索,残障学生的职业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与提高。
二、2012年工作思路
(一)加强党建工作,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
1、加强学习、凝心聚力,提振教职工的敬业激情。进一步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着力形成科学发展的共识,从构建和谐校园的高度,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同时,通过政治理论学习,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增强事业心、责任心,牢固树立爱岗敬业、爱生乐教、为泉州特殊教育事业建功立业的思想意识。
2、强化管理、形成合力,提高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通过提高规章制度的执行力,使教职工形成爱岗敬业、奉献特殊教育的自觉意识、责任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形成规范化、制度化,实现学校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的和谐统一?! ?SPAN lang="EN-US">
3、党员示范、激励先进,形成浓厚的创先争优氛围。进一步深化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精神风貌,团结广大教职工,爱岗敬业,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关爱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和踏实的作风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实现办学目标。
4、关爱师生、解决困难,加强对群团组织工作的指导。继续实施四项工程(“阳光工程”“健康工程”“爱心工程”“扶残济困工程”)。并形成以党建促团建,以团建促队建,以队建促班级建设的工作格局,通过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积极开展文体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人力资源强校。
5、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全面提高工作效率。针对学校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自主确定研究项目,制定确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不断加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领导水平和驾驭能力,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领导队伍。
6、培养高尚师德,树立优良师风。大力开展“树师风、立师德、铸师魂”活动,培育、树立、宣传、推广教师身边的先进典型,实事求是地挖掘师德模范的真人真事,在全校范围内树立一批师德先进典型。
7、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理论学习和实践总结活动,实行导师制,确立以老带新模式,为新教师确定导师,明确相互责任。通过举行“教学大比武”、 “教师基本功比赛”、“课堂教学观摩”、“教师说课比赛”、“业务能手竞赛”等活动,促进青年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
8、加强教师专业成长。按“加强培养,注重管理,重在使用”的原则,充分发挥本校内部资源,开发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潜能,对不同类型的教师提出不同的具体明确要求,为广大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提供发展空间。
9、加强业务干部队伍建设。各科室、教研组人人都要树主动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超前意识,个个都要明确职责,为一线教师排忧解难,提供实实在在的最优质服务,建立一支能力强、效率高、责任强的中层管理队伍。
10、完善继续教育制度。逐步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鼓励教师参加远程教育学习和大力支持中青年教师通过自学、函授、电大等各种形式不断提高学历层次,改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层面。
11、加快“名师工程”的建设步伐。要进一步加大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力度,完善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凝聚创新团队的组织新模式,增强培养和集聚人才的能力,造就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创新团队。
(三)树立德育首位思想,不断提高德育实效。
12、坚持以德为先,德育首位的办学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的节日”、“历史的选择”以及“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线,以养成教育和思想教育为抓好手,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德育科研工作,通过家长学校建设、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完善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的德育网络,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完善的人格品质。促进德育工作上新台阶,
13、重视生管员队伍建设。要坚持“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工作方针,加大生管员落实德育工作的力度,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能力,使生管员真正肩负起管理学生,德技双辅的重任。
14、建立一支“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德育工作队伍,形成上下联动、纵横交错、校内校外相互配合、全方位的德育工作网络。
(四)深化教学教研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5、强化常规管理,实施“有效教学”。继续落实教学“六认真”的检查及教学工作的“十字方针”,强调过程管理意识,实现管理效益最大化。
16、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面向实际、站在前沿、加强反思、重在应用、加强合作”作为教学指导思想,积极开展有效教学实验。
17、树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实施有效教研。以校为本,建立对话交流机制度,要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为引领,引导教师理性反思教学,搭建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平台。同时,要认真落实课题立项-制订课题计划-督促检查-阶段总结-资料汇总-结题验收-成果推广七个环节,继续深化个别化教育、经典诵读、送教上门、师资校本培训、高考指导等工作。
18、继续深化医教结合科学实验工作,合理规划医教结合的点和面的管理,延伸医教结合的领域,不断提高盲聋学生的康复教育水平。
19、健全和完善师生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通过监控发现问题,调整策略。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体系,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
20、加强职业教育探索,提高职业教育水平。根据市场导向以及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认真反思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和课程,加强职业教育校本教材的研发,并严格监控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我校职教水平,为残障学生的人生道路奠定自食其力技能和资本。
21、合理安排活动课程,发挥特长优势和个性发展。要认真贯彻《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根据活动课程规定的内容、形式,结合学校实际,做到一是科学合理安排活动课程,二是课内外相结合,三是绝不因活动课程而使学生负担过重,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活动课程体系。
22、加强交流与合作,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充分发挥省特殊教育片区教研及我市特殊教育研究会的平台,展示我校作为省特教人力资源强校的风采,充分发挥我校省级文明学校、市特殊教育达标校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拓宽互动交流的学习渠道,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省市特殊教育科学、均衡发展。
(五)加强后勤保障体系建设,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23、以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为契机,根据省级特殊教育标准化验收反馈的意见认真落实整改,克服资金投入不足的困难,加大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落实设备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制度,完善后勤保障体系建设。
24、加强学生宿舍楼工程质量的监控,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建设进度,争取尽快竣工装修配套并投入使用。
25、严格校产登记、保管、使用、赔偿制度,使物尽其用。严肃财经纪律,严格财务制度,继续做好“两免一补”的申报与发放工作,定期清帐理财,做到财物相符,开支合理,帐目清楚。要认真、细心做好学校档案、图书、仓管等工作,争取实现微机化管理。
26、通过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六)加强和重视工会工作,促进学校民主建设进程
27、深化校务公开,履行监督职能。通过校园网、校务公开栏等,把教职工最关心、最想了解的财务、人事、职称评聘、评优评先、考核、福利、后勤等项目公开透明,坚持学校重大事项向教代会报告制度,不断推进“阳光校园”建设。
28、充分发挥教职工的参政议政作用,为学校工作献计献策,提合理化建议。认真组织开展民主评议学校领导班子及成员的活动。
29、积极组织教职工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丰富教职工的课业生活,打造轻松和谐的校园文化生活。主要有庆祝“教师节”系列活动, “重阳节”慰问离退休教职工活动、 “迎新春,颂祖国”文艺汇演暨表彰大会等活动。
30、继续坚持“五必访”,将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教职工的心坎上,进一步增强我校教职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我们坚信在各级政府和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认真总结“十一五”办学经验,努力推进“十二五”发展规划,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全面完成工作目标,共创特教事业新的辉煌!
?
二0一一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