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人:qzjy
- 时间:2011-11-07
- 点击:5738
- 来源:[db:来源]
学习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
?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林丽珍
?
新课改,给我许多思考,深刻地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的、自由的、宽松的心理状态,能自主的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它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上网自主学习新课程,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创新的教学
俗话说:教学是根,教研是魂,而教研的灵魂在于创新,在于观念的与时俱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小就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课程计划的主要形式,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要注重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革教学方法,探讨“自主、合作、创新”的教学模式,让课堂教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的主渠道。新课程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建起课堂教学比较完整的目标体系,由以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真正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了有机整合,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教师应创造出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这才是新课程所追求的课堂。
??????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应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再发现、再创造,构建“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形式,将“封闭式”的课堂教学转向“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弗赖登塔尔认为,教学就是让学生“再发现”的过程。因而,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再发现、再创造,构建“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形式,将“封闭式”的课堂教学转向“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弗赖登塔尔认为,教学就是让学生“再发现”的过程。这也是新课程提倡的理念。“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教材中可以点燃、激起思维火花的因素,善于挖掘课程资源,由课本走向课外,由文本思考人生,为学生提供发现的触发点,扩展发展的空间,培养创新能力,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 总之,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是时代赋予教师的重任,我们应在教学中努力探索,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人本的评价
课程评价既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环节,也是保证学校教育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向前发展的重要手段。它对学校教育活动具有导向、监控、调节、鉴定等重要功能。在过去的教育中,受到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我们的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关注活动结果,评价主体单一,方法机械,唯分数为高,忽略学生的人格、道德、能力。新的课程评价,在功能上侧重学生的发展,对象上关注过程,主体上实施多主体评价,重视自评、互评的作用,对于评价结果也只是为了在更高水平上获得发展,在内容上强调全面综合考察,方法上注重把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起来,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是平等的。整个评价过程从学生是人的本质出发,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多角度、多方面的进行,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评价观念。
???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明确的表述:
???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发展;?
????? 面对新的课程改革,确实,好多时候我们束手无策,就像一只无头苍蝇,这里撞一下,哪里撞一下,弄不懂该怎么办。学习此教材后,在理论上我们有了全面宏观的把握,深入认识了课改的实质,准确认清了课改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也有了具体的操作指向,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它的学习方式灵活多样,便于交流、探讨,并结合实际有效改进,更快地促进了教育改革的步伐。
三、角色的转变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新课改让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每位老师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落差。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可以实现自身发展,而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
以前,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配角;教师是主动的,学生是被动的。这种角色,导致老师上课一言堂,学生因角色的被动而导致学习缺少主动探究的兴趣,课堂沉闷。教师要变主角为配角,做学生的朋友;变教学为导学,变演讲为参与。学生要变配角为主角,积极发言,大胆质疑,参与讨论,主动探究。师生角色转变后,课堂教学发生了明显变化:师生互动的机会多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大了,学生实验的课时多了,学生探究的能力强了,课堂学习气氛活跃了,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密切了。新教材把老教材的“演示实验”内容都改成以“观察·思考”、“活动·探究”、“动手实践”等具有发现学习特征的形式呈现,倡导的是一种全新的教与学的思想,强调的是在获取知识过程中发现、探究、互动与合作。我们的教学活动一定要遵循教材的指导思想,多采用预测性质、实验探索、验证预测、得出结论的教学形式,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学生间的交流、师生间的交流,让学生自己去设计试验,亲自动手去做、去探究、去思考,在探究中学习,同时培养了合作意识,提高了实验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