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人:qzxxgw
- 时间:2024-06-21
- 点击:131
- 来源:
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黄文斐
缘起
十年前的我是一名在医学院校学习的心理学硕士研究生,那时候的我以为将来我必然成为一名心理门诊科大夫,但是缘分使然,在误打误撞下,我进入了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和这些折翼的天使们结下了不解之缘。长达十年的特教心理教学经验,教会了我很多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陪伴学校的孩子们长大的过程,也是我内心成长的过程。
听说“上帝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见,多闻,少言”,所以静静倾听自然的声音,我们才可以感受到花开花败都是一种美,用心倾听学生心跳的声音,我们会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一股力量,无惧命运,泰然自若。
许多同行听到我在特殊教育学校当心理老师,都表现出很大的震惊,他们最常说的是“残缺,意味着创伤,心理创伤的修复总是最累人、最漫长的”。事实也确实如此,陪伴每位前来修复心理创伤孩子成长的过程,总是最磨人的,但是见过一位又一位孩子凤凰涅槃,我不禁感叹,这些孩子是创造奇迹的生命主体,他们用自己顽强蓬勃的力量告诉世界“我们是残而不缺的美丽生命”。面对这些特殊孩子,我能予的其实就是一位心理老师专业能力,但是他们却回馈我许多生命的震撼。
叹然
我记得那是我刚踏入特校工作最初的几个年头,那时的我面对特殊孩子依旧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小心会伤害他们脆弱的内心,我也尽力回避可能会撞上的每颗创伤的心灵,有时我会自嘲我真不像一位心理老师。直到我遇见了一个女孩,她用对我全然的信任,及不愿向命运低头的倔强,为我心理教学生涯划上了最绚烂的一道光。
那一年正是新冠疫情肆虐的时候,学生小方返校复学后便前来找我,这是一位19岁全盲女孩,她成长于复杂的家庭环境中,原生父母离异,亲生母亲远嫁并孕育其他子女,父亲再婚,孕育新子。这对于有个特殊孩子的家庭并不罕见,但偏逢新冠疫情的特殊影响,小方更是被迫居家学习,让本就摇摇欲坠的亲子关系更是雪上加霜。这不平凡的一年,成为导火索,点燃了长期积压在自己内心所有负性情绪与想法,接着又面临第一次高考落榜,小方甚至尝试结束自己的生命,只是被家人无意打断了,但是并无法阻止她对自己的自伤行为。
在高三复读这一年,小方找到了我,每一次与小方会面咨询,总让我感到沉重的压迫感、弥漫性的悲伤,看着她泪流满面的脸,共情所带来的无力感也逼迫着我。那一刻,我觉得若能陪着她冲破生命带来的重重阻力,那定是我和她两个人双倍的成长。
破茧
面对小方,我决定选择运用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模式,帮助她聚焦问题,直接寻找有效的问题解决方式,构建解决之道。我在会谈中创设奇迹问句,帮助小方快速聚焦,构建与问题有关的、明确的、可度量的、可达成、有时间限制的目标。并运用“对话导向四象限”技术,帮助小方明晰自己想要的、认为重要的目标,并将对话引向积极正向状态。小方在谈论自己时,总是带着负性满满的过去和消极的未来,我通过聚焦解决的对话建构,发现小方的问题,寻找小方的资源和优势。
通过“对话导向四象限”技术的运用,我带着小方一起创造了一个问题解决的框架,把小方的注意力成功导向了自己的优势和资源中,构建有正向经验的过去和有所期待的未来。
我站在小方的角度上,与小方共同分析她的资源和优势,从而商讨出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案,分析不同方案会带来的变化,并用量尺评估该方案的有用性。例如面对难过低迷的情绪状态,每天鼓励自己听一会儿自己喜欢的音乐,这是否有用,用0-10分评估的话,能有几分的有用性。我教予小方冥想放松法,每天临睡前用20分钟进行冥想放松,自我调节情绪,这是否有用,用0-10分评估的话,能有几分的有用性,等等。在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技术中,秉承着“若有效,就多做;若无效,切勿做”的策略,期望用每一个小进步和小改变,激励来访者慢慢走向自我目标实现。
小方的心理咨询持续了将近一个学年,我欣喜的看到小方慢慢成为“自我问题解决的专家”,能够熟练地从自我过往正向经历中提取能量,看到并且善于运用自己的资源和优势,顺利地度过高考落榜的危机时刻。终于小方站上了第二次高考的战场,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长春大学,用实践和事实战胜了曾经低落失意无望的自己。
如今小方已经是一位大四的学生了,在她毕业之后,我的职业生涯似乎迎来了一个重大突破,不知从哪天开始,我不再害怕见到内心满是创伤的孩子,因为我陪着一个又一个“小方”破开束缚,化茧成蝶。因为有了他们,我才能成为一位真正的心理老师。
逢春
十年特教生涯如白驹过隙,在与特殊孩子日复一日的交往中,我深知特殊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他们与普通儿童心理上巨大的差异性。因此在心理教学工作中,面对听障、视障、孤独症和多重障碍学生,我不断探索和创新心理教育方法,将传统的心理咨询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为特殊学生创造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的心理问题;关注每位特殊儿童的不同需求和问题,制定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方案;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团体辅导活动和心理健康讲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掌握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定期与家长深入交流,建立紧密的家校合作;不断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和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积极参加各项市级比赛,多篇论文发表于CN刊物上,在2018年参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组织编写的《视觉康复师培训教材》,完成“视障儿童的心理辅导”章节撰写工作。
依托学校提供的资源和平台,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心理健康工作获得了上级部门的认可,学校以出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显著成果,成功入选“第三批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在获此殊荣后,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需求,设计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2022年10月学校心理中心也荣获“泉州市第一批中小学标准化心理辅导室”。
特教心理健康教育路漫漫修远兮,我将不断努力、上下求索,为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