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人:qzjy
- 时间:2011-11-07
- 点击:4772
- 来源:[db:来源]
读《教育——为了人的幸福》有感
读了《教育——为了人的幸福》一书,我深有体会,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教育需要幸福的一个重要理由是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教育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重要的是要满足个体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教育-——为了人的幸福”正是建立在对教育性质的这一认识基础之上的。能够适应社会的人才能感受到生活是幸福的;能够为社会和个人创造幸福的人更是幸福的。
一、在专业技术的研讨中体验教师的幸福
每个人都可能从他乐于从事的劳动中获得幸福,劳动是构建幸福生活的一个源泉。教育不仅仅是教师为谋生而从事的劳动,它更是教师的生活本身,只有充分地张扬个性、肯定自我,才能使教育成为一件让人幸福、令人羡慕的职业。教师自身的进步是一种幸福。如果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教师就应该走上从事教育教学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现在对教师的要求绝不仅仅是把课讲好,而应是成为一种科研型、学者型教师。只有这样才能在先进的教育科研的指导下,游刃有余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同时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点,充分体会教育教学的乐趣和幸福,否则只能疲于应付,左右支吾,感受到的也只能是疲惫与苦不堪言了。教师通过教育教学研究,就有可能视教学为一件有创造性的且有意义的工作。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和无私的奉献,体验到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与劳动的欢乐。它需要的是教师本人忘我的奉献、崇高的思想、高度的智慧和非凡的才能。这种奉献本身又是一种获取,所以教育是在享受中获取,在获取中享受。教师是教育的践行者,是学生人格的塑造者,优质的教育必须有一流的师资作保障,只有他们才能带来学生的充分、自由、主动的发展。学校坚持科研兴校,努力实现“科研育师”的发展战略,以“打造科研型教师团队”为抓手,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教师参与课题研究,通过开展科研教学研讨,举办理论讲座,建立网上论坛、组织自篇校本教材,提高教师的教研反思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育学会及学术团体,通过参与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组建教研组研究共同体,引导教师抓住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有目的、由层次、有重点、有实效地开展研究。学校的具体做法是:确定教研组现行者,在集体备课中采用骨干教师引领于集体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在集体听课、评课中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摄录教师、学生、以及听课者的全部课堂表现。使教师在教育研究中,能够更深入理解教师的真谛,体验教师职业所带来的幸福感。
二、在活动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幸福
幸福是一种追求状态,是心灵不断成长、发展、完善的过程。因此,人必须为追求真正的幸福而努力,必须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下,理解幸福、追求幸福、享受幸福、创造幸福。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只能靠主体自身的努力和教育的引导作用来形成,这正是我们教育能够有所作为的空间。还孩子们幸福,树立其正确的幸福观,提高其良好的幸福品质,发展其卓越德行能力,自主创造美好人生,是教育的重要使命。学校应该成为提升学生幸福水平的乐园,努力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幸福者和幸福的创造者。让学校成为提升学生幸福水平的乐园,就是让学生懂得幸福的真谛,使他们学会体验幸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他们在自我发展中感受幸福;让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使他们成为幸福者和幸福的创造者。
教育工作,德育为首;德育工作,活动为先。几年来,我校积极倡导生活德育、实践德育、体验德育,我们不断丰富德育活动,让德育活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不断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学生良好的习惯基本养成,思想道德素养明显提高,全体学生都能以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心态迎接的学习和生活。我校充分利用现有学校资源,开展各项文体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例如,开展了以“安全”为主题的校园手抄报比赛,为学生提供平台,增加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开展了以“绿色学校”为主题的校园清洁和美化活动,发动学生人人动手,人人参与,为我校园“增光添彩”。通过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更提高了学生爱护校园、保护环境的意识,在全校形成了“环保从我做起”的良好氛围;阳光体育活动,也是极其喜爱的活动,开展了全校性的学生运动会。在班主任的认真组织下,各班学生积极参与,体现了我校学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以及追求完美的精神风貌。学生们在活动中强健身体,愉悦身心;一学期一次的社会考察、不定期观看优秀儿童剧等活动,也扩大了学生们的视野,满足了童真,促进了他们社会性的发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令学生们充分享受着生活的幸福。
以上是本人读了该书后的心得体会,该书使我积累了不少的理论知识,相信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会更好的运用到。